受邀报告




创新深地探测仪器 赋能新一轮找矿突破

林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吉林大学


摘要:本报告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中,对深地探测仪器发展的重大需求,分析了新一轮找矿突破面临的挑战与先进仪器发展的问题,在回顾我国地质找矿方面实施的系列重大计划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找矿突破面临的新挑战:老区找矿、覆盖区找矿、新区找矿等,重点介绍了移动平台(航空+地空)探测装备、量子地球物理精密测量仪器等方面的创新性工作,以及自主研发的深部探测装备,并建议为实现高水平深地探测仪器装备自立自强,需要加快实施国产仪器装备替代行动、加快实施国产仪器成果转化行动、加快实施原创性/颠覆性探测仪器研发、并加强地质仪器专业人才的培养。


简介:林君,中国工程院院士,勘探地球物理与探测装备专家。吉林通化人。1982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现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学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地球信息探测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探测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仪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创新发展了航空和地空移动平台电磁探测、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和分布式地震探测的理论、方法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空协同时频电磁探测系统、ATEM系列瞬变电磁仪和分布式无缆遥测地震探测仪器装备等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主持创立并建成了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进了地球探测装备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为突破地球深部资源勘探技术瓶颈、打破高端地球探测装备被国外垄断、推动我国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领导创建了以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为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培养出了一大批地质仪器行业领军和骨干人才。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2项,第一作者出版专著教材10部,发表论文396篇,授权发明专利46项。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地矿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十五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质调查装备建设进展与展望

熊盛青 总工程师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摘要:本报告将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和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的需求,简要介绍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在地质调查技术装备方面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重点报告地质调查装备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与最新进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简介:熊盛青,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家卓越工程师,现任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航空航天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理论、技术、装备与地学应用研究及找矿勘查实践,主持创建我国第三代高分辨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实现航空地球物理重大技术装备和软件平台的自主创新,并在地质矿产、工程、环境和测绘等领域工程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5项,授权发明专利34件,第一著者出版专著19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首届国家工程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奖励和荣誉。




未来勘探系统

张之武 正高级工程师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摘要:针对当前固体矿产勘探领域现状,提出“未来勘探系统”的研发理念。未来勘探系统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推动地物化遥等传统勘探手段绿色化智能化、分析测试自动化和智能化、钻探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地质大数据管理和找矿预测技术智能化等,实现找矿方式“绿色、精准、高效、深部”颠覆性变革,推动地勘行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简介:张之武,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现任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科技创新部总经理,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分会秘书长。先后参与并负责完成十一五与十二五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在青海、广西及新疆等的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及区域地质调查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及生产项目,发表sci、EI等文章20余篇;组织完成多个重大项目实施,提交了我国石炭系最大的锰矿和我国最富的锰矿;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科技进展等奖项。组织部署科技创新,总局新获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多年实现翻番增长,转化为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助推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组织创新小组成果发表,连年获央企QC比赛一等奖与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国产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进展与应用

修连存 二级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摘要:本报告介绍国产高光谱对地探测设备研发最新进展,包括高光谱对地探测设备基本原理,设备种类,重点介绍国产航空有人机、无人机载荷遥感设备、地面便携式设备和地下岩心扫描设备和配套软件。同时介绍国产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应用方法与成果,包括地质找矿、生态环境调查、水质检测、土壤质量评估和地物分类等。推动国产装备发展,为我国资源环境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简介:修连存,博士,博导,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二级研究员。曾获得国务院特贴、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人才、黄汲清地质科技奖和江苏省突供专家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对地光谱探测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来学科建设,建立了对地光谱探测技术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批光、机、电、软件和方法研究配套的专业人才队伍。承担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和地调项目10余项,主持研制了机载成像光谱仪、地物波谱仪和岩心光谱扫描仪,岩心综合扫描仪等,以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江苏三深光谱感知技术研究院”为平台,实现了成果转化,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广域电磁法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的应用展望

李帝铨 教授

中南大学


摘要:主要探讨了广域电磁法在新一轮找矿行动中的应用展望。首先指出电磁勘探应用面临困境,包括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信号屏蔽严重、噪声干扰大、分辨率和效率要求高等。广域电磁法作为重要的电磁勘探方法,具有多项关键技术,如广域视电阻率、多频电磁信号发射与接收、谐波信息提取等,其观测系统灵活,施工效率高,数据密度大,抗干扰能力强。在金属矿找矿案例中,广域电磁法在安徽冬瓜山铜矿床、朱溪钨铜矿、钦杭成矿带、青藏高原北缘、白云鄂博等地区的找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深部找矿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有效支持。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包括智能阵列电磁采集器的研发,旨在实现全方位观测、提高测量精度、解决信号相关问题,形成新的电磁探测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矿产资源精细探测。


简介:主要从事电磁勘探方法理论与探测技术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它国家级纵向项目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eophysics》、《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R2)、省部级一等奖2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入选长沙市A类人才,2021年获得湖南省青年科技奖,2022年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地球物理装备智能技术进展及其新疆应用实践

蒋忠祥 正高级工程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摘要:为适应新一轮战略找矿地质勘查工作需要,新疆地质局物化探中心服务领域由传统的矿产资源调查向包括矿产在内的多门类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转变,一是为构建空-地-井协同勘查的物探装备系统,引进了无人机航磁系统、三维电磁勘探仪、大深度三维激电仪、广域电磁仪、地震波频率谐振仪等国内外先进设备;二是为拓展物探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议中的作用,着重加强了浅层精细化探测方法的总结研究,建立了灾害滑坡后缘裂隙探测、灾害体电阻率或波阻抗差异探测、活动断裂探测、城市浅层隐蔽体探测等勘查技术体系;三是持续更新、完善物探数据的处理利用,深度挖掘地球物理信息,研究开发“电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研发与推广”、“物探数据管理系统”、“金维地学信息处理研究应用系统”等软件。为覆盖区和深部找矿提供了有力的勘查装备支撑和技术支持。


简介:蒋忠祥,男,1984年7月生,新疆温泉县人,硕士研究生,地球物理勘查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新疆地质局物化探中心物探总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10余项,主编项目设计、报告10余份,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自然资源部地质找矿后备青年科技人才,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环境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新疆自治区“358”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新疆地矿局地质勘查和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青年创新大赛铜奖、小型矿产地三等奖1奖,软件著作权2项。





打造三超钻探品牌,争当深部找矿尖兵--岩心钻探特深孔钻探技术创新及实践

翟育峰 正高级工程师

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为促进自然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落实“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解决制约深部找矿和地学研究的地质钻探瓶颈问题,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联合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依托多项施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专项下设3000m特深孔钻探项目及其他特深地质岩心钻探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创新研究,从特深地质钻探设备、机具及工艺方法等方面,成功解决了特深孔钻探中存在的诸多关键技术难题,累计完成孔深超过3000m地质岩心特深钻孔9个,多次打破行业纪录,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施工突破。为深部找矿和地学研究取得突破提供了有力的钻探技术保障。


简介:翟育峰,男,1984年5月生,山西晋城市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探矿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三院地质钻探中心科技办主任,为山东省自然资源专家库入库专家,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入库专家,《钻探工程》期刊青年编委,中国地质学会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双百计划”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青年优秀工程师,先后主持完成西藏罗布莎科钻、西藏甲玛3000m科钻、湖南郴州3000m科钻等多个国家科探、深钻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厅局级奖励25项,编写地方标准2部,授权发明专利7项。




地质钻探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探索和进展

高明帅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为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地质装备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中国地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攻关多项助推地质钻探装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和产品。与其他领域装备发展路径一样,地质钻探装备从机械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到达AI智能化是必然的发展阶段,地质装备已经在机械化、液压化、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需要在走向AI智能化的道路上,进入到适度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适配自动控制及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中地装集团先后承担多项国级和行业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研制出5000米深地智能钻机、一带一路多工艺智能钻机、基于北斗远洋智能勘探钻机等产品。为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强有力的钻探装备支撑。


简介:高明帅,男,1991年,中共党员,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地装(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部副主任。在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从事钻探装备及工艺方法的研究,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项目。